聲明:
本文中使用史料語彙,其意僅為忠實敘述與運用於評論,並非不敬或詆毀,讀者朋友若覺不妥仍盼您見諒。
2011年一部國人自製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描述的是日治時期霧社賽德克族在日本高壓統治下民起抗暴的「霧社事件」,讓國人透過電影美學,見識到了這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而在台灣島上東南一隅的台東,也曾經在台灣首設行省之清朝統治時期,發生過類似於「霧社事件」的故事,使稱「大庄事件」或「呂家望事件」。依其規模與慘烈程度,與「霧社事件」相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堪稱是台灣巡撫劉銘傳治台期間所遭遇最大的危機之一。比較「霧社事件」與「大庄事件」二者,亦可以看出共通點:二者均是因為外來統治政權的高壓,迫使原本居民在文化上、生活上的大幅改變,且受到官員欺凌所引起的民怨所致;二者其導火線皆有惡毒官員在混亂中被殺害,民眾因擔心受罰且因長期積累的怨恨以致集結揭竿而起;二者均被外來強權以尖端武器攻克潰敗等相同點。
台東平原與原住民部族
台東與花蓮在清朝統治時期即有「後山」之稱,其義為尚待拓墾開發之地、中原文化尚未普及之地。在漢族群文化制度尚未進入之際,原住民各部族之間已有長久以來維持權力均衡的制度,主要即以其武力、丁壯之盛比較征戰,以最強的部族為首,區域內漁場、獵場與田地盡歸該部族所有,其餘部族應向其繳納「租貢」給予此部族,代表向該部族承租獵場所繳納的「租金」。而台東平原上的最強部族,往往多由卑南族三大部落 - 卡地布(知本)、卑南(南王)、呂家望(利嘉)輪替更迭,他們亦擔任著調解紛爭、領導各部族抵抗外敵侵略的角色。
卑南族主要聚落均在台東平原上,其記載中最顯著的文化特徵有三:年齡階層、斯巴達式軍事訓練制度、母系(財產)但父權的社會文化。主要起源傳說分為石生、竹生二系。石生系主要以卡地布為首,竹生系則以卑南為首。屬於石生系的呂家望則堪稱第三勢力,其之盛大,可能與其附近多有其他原住民部族(排灣、魯凱、阿美),能廣納、交融他族文化,甚至接納逃亡的漢人有關。(有部分族人是漢人血統,但在生活習慣與文化上均與族人一般,可謂是『卑南族化的漢人』。例如在日據後期與光復時期身任卑南族總頭目的馬智禮即屬之,他因阻止了台東受到二二八事件波及以與延平布農族簽訂和平協議而頗受各界景仰。)
強大的呂家望部落
當時的呂家望部落位在台東平原西南端,並非一個單獨的聚落,而是由許多較小的聚落共同聯合而成。最強大時期據說擁有八個巴拉冠(青年會所,部落公共事務與軍事中心),每個巴拉冠均有上百成千個邦沙浪(青年勇士),可見其兵力之盛大、人口繁多。相傳呂家望亦以法術聞名,其部落法師法力高強,其能力不但能與神靈祖靈對話、消災解厄,更能殲滅敵人於無形,或是使入侵的敵人迷失在廣大的叢林間。
在荷蘭據台時期主要以尋找黃金為目的,當時來到台東探勘黃金的荷蘭商務官衛斯理,因為酒後調戲婦女以至被呂家望勇士殺害,荷軍據報後自熱蘭遮城(今台南安平古堡)出發繞過鵝鑾鼻抵達台東征伐呂家望,據說僅以法術之力即讓來襲荷軍幾乎全數殲滅,僅一人因求饒存活,自此後呂家望部落不但擁有三座荷製大砲,更因有該荷蘭士兵教授製作農耕器具與武器,雄據台東平原,勢力日益強盛。(闡述自已故利嘉頭目高德儀先生以日文轉寫的手稿「紅頭髮吃火的人」)
《牡丹社事件》讓清廷積極招撫台灣各部族及拓墾後山
1874年(同治13年)發生的牡丹社事件(或稱臺灣事件),日本以琉球居民被台灣生番殺害為由出兵征討 ,另一方面卻是以「番地」不屬於清國版圖為藉口而大肆進軍 ,意圖攻領台灣。此事件讓清廷警覺台灣之重要 ,遂而積極派員來台拓墾 ,尤其又以「移民拓墾」與「開山撫番」為重要政策 。歷任來臺的大員沈葆楨 、丁日昌 及劉銘傳等 ,相繼推行各種措施,其目標是要盡快使全台各地番民接受清廷教化而成為清國確定的版圖,以杜絕外國入侵的藉口。
在後山的治理上,1875(光緒元年)設卑南廳,轄管今台東、花蓮兩縣。1879年(光緒5年),設埤南廳署。1884年(光緒10年),提督張兆連率鎮海後軍移駐卑南。1885年(光緒11年)中法戰爭,1887年(光緒13年)台灣建省,卑南廳升格為台東直隸州,州署設於水尾(今花蓮瑞穗),台東、花蓮二地皆為所轄行政區範圍。
《中法戰爭》後劉銘傳急進開山撫番以穩固疆土 引發衝突
1885年6月清法戰爭結束後,當時的福建巡撫劉銘傳更是積極主張應立即招撫全臺生番 ,欲急收奠定疆土之效而加強開山撫番的措施,因此在設置各界撫墾局、開山拓墾、及教化生番等等工作。當時原住民部族在受撫後,必須接受薙髮、遵奉清律法典章等,並依年與社會制度,並且要求送子入學堂教讀等。劉銘傳高壓與懷柔兼施,強迫改變原有文化生活的習慣與樣貌,且令原有的權力結構失衡,以致使有些部族乃群起反抗,其中更以1888年發生的大庄事件為尤。
制度急進加上人謀不彰 致使官逼民反 衝突一觸即發
1888年8月,臺東直隸州(管轄今台東、花蓮兩縣,州署設置在水尾,即今花蓮瑞穗)爆發了劉銘傳治臺以來最大的危機之一「大庄事件」,由於事件主角除了大庄墾戶,主要武力為原住民呂家望部落,因此又稱為「呂家望事件」。
發生原因主要是因為劉銘傳急於推動「開山撫番」政策,土地丈量不公致使民怨,而其措施制度推動急進無彈性,一昧的為收成效,破壞了原住民部族間原有的權力平衡以及固有的生活方式。最直接的導火線則是人謀不彰,水尾撫墾局委員雷福海鴨霸無道,民怨四起。
雷福海在一次訪視大庄地區(今台東關山、池上,花蓮富里、玉里境內)、催繳賦稅的任務中,因壓榨欺凌墾戶劉添旺為首的民眾、強虜婦女而引起當地客家、平埔族墾民群起武力反抗,隨即占領了位在水尾(今花蓮瑞穗)的台東直隸州署與撫墾局,而雷福海等撫墾局官員兵勇均被殺死。
戰火延燒之後產生諾大效益,致花東縱谷平原原住民各部族以呂家望部落(今台東卑南鄉利嘉部落)為首,聯合反抗清朝政府的重大事件。此事件中,圍攻民眾一度占領並放火燒了州廳,聲勢浩大,圍困清軍於卑南廳署,讓劉銘傳不但派遣臺灣鎮總兵萬國本千里來援,更是調遣當時屬於全世界最先進海軍之一的清國北洋水師艦隊致遠號、靖遠號穹甲巡洋艦自台東外海發射重砲轟炸呂家望,造成呂家望死傷無數,並派洋槍隊助陣,才使戰事勉強弭平。整個事件歷時近兩個月。因台東直隸州署受創嚴重,州治乃遷回卑南廳。
戰事平定後 提督張兆連感念神明庇佑 建天后宮
戰事烽火連天之際,清軍一度因為缺乏水源而使軍情危急,提督張兆連曾向媽祖與觀音菩薩乞求庇佑而得水解渴,因此在戰事平定之後,因感念神蹟而與地方官員、仕紳合資創建台東天后宮於今台東市和平街東禪寺址,後因日治時期遭遇強烈地震龜裂毀損,遂移至現址。廟中「靈昭誠佑」為清光緒皇帝賜頒,該廟亦是清朝時期台東地區唯一官廟。
部落勢力更迭 呂家望社於日治後集中遷居於今址
呂家望社在事件後失去部落間領導的地位,清末年間取而代之統領台東各部族的是卑南社(今普悠瑪 - 南王部落)。日治時期遂依文化區分,遂有「卑南族」之稱。日治時期之後,或許對呂家望社在清朝時期的盛大有所聞,遂將分散的各聚落集中遷居於今卑南鄉利嘉村(日治時期稱「利家」),並設置警察、神社與公學校等統治機構,推動國語(日語)運動成效十分卓著,居民廣受日治教育,之後擔任教師與警察者亦為數眾多,是日治時期的模範社區。
參考資料:
-
宋龍生。台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市。民國87年12月。初版。
-
陳文德等。臺東縣史卑南族篇、人物篇、開拓篇、文教篇。臺東縣政府。民國90年10月。初版。
-
吳萬煌。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四卷(原名:理蕃誌稿)。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88年06月。初版。
-
李壬癸。台灣原住民史—語言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八十八年八月。初版。
-
曾建次。祖靈的腳步?卑南族石生支系口傳史料。晨星出版社。民國87年6月。初版。
-
劉銘傳《各路生番歸化請獎員紳摺》《攻克後山叛番並北路獲勝請獎官紳摺》《埤南叛番圍攻廳治派兵解圍摺》。西元1887-1888年。
|